网站首页-郑州逸事
郑州盘鼓久盛不衰
      盘鼓又叫大鼓,是流行于郑州民间以鼓乐表演的一种文艺活动。据说,盘鼓最早是在北宋时由开封传入郑州的,至近代,逢年过节、得胜庆典、庙会集市日、庆丰收、祈雨等风俗仪式,都要聚集盘鼓队。闹市街头,盘鼓队那激情四溢、活力迸发的演奏格外引人注目,深受城乡群众的喜爱。据居住在南关大街、东三马路的几位盘鼓老艺人谈,旧时,郑州的盘鼓比较盛行,遍布城乡,已成为庆典、贺喜烘托气氛不可缺少的乐器,老城的东大街、西关大街,南关、城隍庙前(现职工路),五虎庙前(现二七广场位置)、老坟岗,以及近郊的五里堡、小李庄、西陈庄、齐礼阎、侯寨、南曹、十八里河、凤凰台、老鸦陈、南阳寨等村,都有大小不等的盘鼓队,鼓队人数众多,最少八盘,多者达百盘,每队都有领队、旗手、钹手、鼓手。旗手平时负责向鼓手传授鼓谱,讲解各种动作技巧。所用乐器以盘鼓为主、配以马锣、大钹和小钹。盘鼓腹稍大,两侧对称的腹间各装一铁环,穿入皮带。演奏时,把皮带通过左肩背及右腋下,鼓手把鼓平置于腹前,寒暑都光着膀子,双手握鼓槌击鼓,举槌过顶。击鼓方式有击鼓面、击鼓面边沿、击鼓框、双槌互击等几种,所奏鼓点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鼓队无论大小,必有一个手持“令旗”的旗手指挥鼓队的起止、强弱、速度等,以保证鼓队演奏鼓点的清晰、整齐。所以“令旗”在鼓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旧时,郑州城乡的盘鼓表演形式大同小异,有原地演奏与行进演奏两种,原地演奏时,鼓队围成一个圆圈,“令旗”站在鼓队中间;鼓队站在一侧演奏时,“令旗”背对观众,指挥鼓队。行进演奏时,一般中间是鼓,两边是钹,“令旗”在最前面,面向鼓队,退步行进。

   郑州城乡流行的盘鼓基本步法、舞蹈动作有:跨步、前步、一跨边、二跨边、三跨边、七跨边、跨边小翻花、原地跳、吸腿跳、横步跨边跳、大圆圈小跨步、小圆圈一百八十度大转向跨步等,整个鼓队时走时停,时起时伏,动作整齐、豪放。全体鼓手既是演奏者,又是挎着鼓的舞蹈表演者。这种舞蹈性的盘鼓演奏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也是它深深扎根在郑州城乡,久盛不衰的原因。其演出习俗一般是在春节、元宵灯会的大型游艺活动上,盘鼓队在“令旗”的指挥下,边列队行进在街头、广场,边演奏着各种复杂的鼓点。几十面鼓、几十副钹在一起敲响时,远听像惊雷,近听如万炮轰鸣,颇有排山倒海之势,常能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盘鼓队也经常跑场子演出,即在宽阔的场地做技巧性表演,其套路较多,所击之曲多带地方特色,很受群众欢迎。另外,郑州地区的百姓中,私家有喜庆活动了也常常约请盘鼓队助兴表演。

   直到今天,盘鼓仍在郑州民间盛行不衰。只不过今天郑州众多的盘鼓队,顺应时代潮流,创新谱曲,广泛用于祝贺节日、开业庆典、周年志庆、广告礼仪、喜庆婚礼、会议演出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