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郑州逸事
永远的甜美回忆--郑州水上餐厅

   金水河是郑州最古老的河流。金水河两岸有着美丽传说,它的名字和中国古代郑国丞相“子产”的政治清明紧紧相连。2500年前,春秋时期,如今郑州一带的郑国,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子产。在他执政的26年间,精励图治,廉洁奉公,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他去世后,老百姓为了纪念子产,纷纷拿出自己的金银首饰为其送葬,子产的子女都不接受。百姓便将金银首饰投到河中,这条河也因为珠宝的绚丽光芒泛起了金色的斑斓,从此得名金水河。

    金水河是郑州怀抱内的一颗明珠,而金水河上的餐饮类建筑“水上餐厅”与“金水元宵”,曾经是七十年代郑州市民眼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曾经引领了一座城市的“时髦”。还被郑州市民亲切的称为“水上漂”。

    上世纪70年代的金水河,河道宽窄不一,河水臭黑,沿河部分单位把它当做了排污沟。上世纪70年代初,郑州市委为改变金水河的面貌,开始大规模治理金水河。在金水河上修建了两座引黄入郑闸。为美化这里的景观,就因地制宜地在水闸处建了二处亭子式的仿古餐厅。一座是位于二七路西侧的“水上餐厅”;另一座是位于人民路东侧的“金水元宵”餐厅。水上餐厅主营炒菜等饭食,而水上餐厅则专营元宵、开花馍等甜点食品。而其中新通桥的“水上餐厅”还入选了郑州市首批32个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名录中。

    在上世纪70年代时,郑州市民大多住的还都是平房,几乎没有什么饭店。而外观青砖绿瓦,颜色淡雅朴素的“水上餐厅”出现后,市民发现,这里不但建筑造型别致,而且这里的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也和传统的食堂不一样。那时郑州街上几乎没有饭店的称谓,只有XX食堂,街上吃饭都是拿着粮票,先给粮票,自己端饭,而在水上餐厅吃饭,是先吃饭后结账,且有服务员专门给你端上桌,这在当时是非常新鲜的。所以,在那个时代,能在“水上餐厅”吃顿饭,是一种奢侈,也是一种梦想,更是一种时髦与骄傲。

    我是在大约上小学的时候吧,大姐结婚时在那摆的宴席。当时的婚宴也就是20、30、40元一座的等级。那也是我记忆中的 第一次去外面,也就是在饭店吃饭。记忆中也就是记着了“开花馍”的下边还垫个纸片,觉的特别稀奇,还有在“水上餐厅”河栏杆处玩耍的一些记忆了。而且,就因为在那里吃了一顿饭,很骄傲的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了很长时间。

    而坐落于现在紫荆山百货大楼南侧的“金水元宵”餐厅,则还基本上算是一种还属于平民(中上)的消费,当时的社会名流、家境稍好一些的市民、外地来郑出差人员、恋爱中人都以在那里进餐为时髦。“金水元宵”餐厅经常会有一些市民光顾,节假日时还会出现排队。餐厅里有着几十种甜品,开花馍、豆沙包、糖包等食品应有尽有,几乎都摆在宽大的玻璃柜橱里供顾客选择。元宵的品种也很多,有花生的、豆沙的、芝麻的等等。而“开花馍”是它的一大特色,馍下边还垫个纸片。那时的一两粮票只能买两个开花馍,那种馍个头很小,甜味,很好吃,那种味道最难忘怀的。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变迁,“金水元宵”已永远的消逝了。而新通桥金水河上的“水上餐厅”依然存在。在老郑州人看来,那是能勾起很多人甜美回忆的留存;那是古老商城曾经追逐年轻、时尚的历史遗风。







郑州逸事-搜索郑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