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饮食文化
旧郑州的糖葫芦
    清朝末年,用山楂单个蘸上糖汁,以竹签插连成串的糖葫芦从北京、天津传入郑州后,因其皮色嫣红,金黄透明,入口咀嚼后甜而不焦,脆而不黏,营养丰富,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化淤之效,很受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孩子们更加喜爱,在市场上久销不衰。

  早年,郑州出售糖葫芦的商贩多在闹市的老坟岗、大同路、兴隆街、乔家门、钱塘里、西大街以及十字街心(现二七广场)一带,商贩们多用一根木杆,顶端扎束一个圆形草把子,把糖堆儿的竹签插在草把上,密密麻麻,颤颤巍巍,扛在肩头,沿街叫卖。

  旧郑州卖糖葫芦的小商贩一般都是中年人,他们走街串巷,吆喝起来声音合辙押韵,一套一套的,很动听,以此来吸引顾客的购买兴趣。他们的叫卖声腔和卖糖方式,老街坊们至今回忆起来还津津乐道。

  1926年前后,老坟岗有一个从北京来郑的李宝山,专卖糖葫芦,因色味俱佳,常常围着许多人。他卖糖葫芦方式别致有趣,在卖糖葫芦之前先说上一段“西游记”,连说带比画,正说到热闹处,大家听得入神的时候,他却突然停住,开始卖糖葫芦,大家就争着买。如果还想听“西游记”,请改日再来,因此,他的生意相当不错。

  1934年春,在老城塔湾庙会上,出现了一个摆摊卖糖葫芦的中年妇女,她的摊前设一口糖锅,一张长条桌边上捆一个圆形草把子,把子插上一些糖葫芦,桌上摆着山楂、饴糖等。她一边熬糖配料,一边讲解吃糖葫芦的好处,当围的人多时,她信口开河,漫天胡诌,吹嘘说连郑县县长都爱吃她的糖葫芦,逗得大家很乐,围观的人就纷纷凑热闹买她的糖葫芦。她的糖葫芦卖完了,一天的庙会也就散了。

  还有一种卖糖葫芦的,身扛糖葫芦草把,一手提着铁笼,笼里装两个小松鼠,停到热闹的街头。活蹦乱跳的小松鼠就会吸引大人们带着孩子围过来,孩子们看着那小动物非常有趣,临走家长免不了要给小孩子买串糖葫芦吃,孩子们很高兴,糖葫芦卖得也快。

  如今,郑州街头和集贸市场里卖糖葫芦的也不少,不过比昔日讲究多了,开始用降解塑料袋或者玻璃罩把糖葫芦罩上,有的还开个门店,这就卫生多了。品种也比过去丰富多彩,夹上玫瑰、青红丝、橘瓣、山药、桂花、荸荠等,真是五颜六色,锦上添花。  
    
  

                                   
饮食文化-搜索郑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