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顺嘴说交通
的哥有啥说啥之一:地方政府对网约车进行一些限制,就是“架空”新政吗?

     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出台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9月9日,又公布《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和《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

    而网约车的每一次文件、政策的出台,都会被当成新闻热点。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对于公共交通的关注,好像网约车就是市民唯一的出行的工具。而文件、政策稍微对网约车制定一些约束,就会有所谓的“专家、评论家”站出来为网约车鸣不平。

    什么:
        “不能把网约车驾驶员像传统出租车驾驶员一样进行资格管理。”

         “由于地方政府与各地出租车利益集团关系更为紧密,很有可能“架空”新政,导致新政从网约车的“嫁衣”变“大棒”。”

          “网约车数量多少,怎样定价最合理,这些不应由行政手段规定,而应让市场中各方利益主体在良好的市场秩序下,通过博弈共同去实现。”

          “网约车的本质是共享经济,各地在制订细则时不要走回头路。”

          “当兼职不方便时,或许就不愿意从事网约车服务了,最终就会影响网约车的供给,继而影响市民出行。”

          “现在出现了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网约车政策的时候,过度设置行政许可,尤其是依赖传统出租车管理中的数量管制、资格设置等,对于网约车实行了和出租车一模一样、甚至更加严苛的管理方式。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对中央政策的一种曲解。”

     那么请问:
     2016年07月28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出租汽车服务主要包括巡游、网络预约等方式。城市人民政府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优化城市交通结构。要统筹发展巡游出租汽车(以下简称巡游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以下简称网约车),实行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经营,为社会公众提供品质化、多样化的运输服务。

    国务院已明确把出租车分为巡游车、网约车二种;那为什么管理部门就不能把网约车像传统出租车一样进行管理?网约车就凭什么可以比巡游车特殊?

    地方政府制定出租车新政,首先是要优先考虑发展公共交通,其后才是适度发展出租汽车;而发展出租汽车时,也会首先要考虑城市的交通承受能力和拥堵状况,还有城市的空气污染。而这一切最基本的政策制定,甚至在大多数城市的网约车政策还“未出台”,就有个别所谓的“专家、评论家”跳出来,极力歪曲对网约车的一些限制,是“对中央政策的一种曲解、架空”。其实,他们的目的就是提前想靠舆论“绑架地方政府”。

    滴滴公关总监说:“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对于(网约车进行)数量管制、价格管制等等原先对出租车进行管理为原型的管理思路。网约车的数量和价格应该是以市场为主导的。”

    那么,网约车为什么这样反对数量管制、价格管制呢?

    因为,网约车平台现在的运营模式是按照司机接单的每单运价的百分比例提成的。所以,网约车平台要的是车辆的数量,而不会顾及这个市场是否饱和,更不会顾及从业者的收入。车辆越多,司机抢单越是饥不择食,网约车平台就越挣钱。出租车市场前途,司机命运,网约车平台才不会去关心。所以,网约车平台最喜欢放开出租车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温水煮青蛙,撑不住的走了。又会有新的青蛙跳进来。这就是网约车平台极力鼓吹的市场经济。

    而价格的自由,也同样是网约车平台的法宝。既可以在节假日、恶劣天气,高峰时段,车辆需求极高之时随意涨价,赚取高额利益。又可以在用车需求极低时,降低价格吸引乘客,打压政府定价的竞争对手。而且,自由定价,还可使用比菜市场变动都频繁的价格,再设置一些连高中生都看不懂的方程式价格运营规则,使司机与乘客都看不明白,好浑水摸鱼。大家想想,整个交通行业,有那个行业的价格规则,像网约车的价格规则那样复杂,繁琐。

    所以,网约车公司才会不惜代价的呼吁打破垄断。而垄断打破,最终倒霉的是最辛苦抢单的出租车和专车司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商家都是要赚钱的。拿出近百亿“烧钱”,真是来搞慈善的吗?网约车不是出租车市场和乘客的救世主。网约车公司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独占出租车市场的这块蛋糕。对他们来说,“网约车平台”只是一个赢利的工具,他们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利润最大化。无论是给乘客的打车优惠还是给司机的抢单补贴,还有营销活动的支出、广告宣传的投入,最终他们都是要加倍收回的。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些财阀,打着打破垄断的旗号,想自己垄断或抢占出租车市场这块巨大的份额。

    还有专家说:“当兼职不方便时,或许就不愿意从事网约车服务了,最终就会影响网约车的供给,继而影响市民出行。”

    那么请问:出租车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也需要有良好的服务技巧。而且,每天长时间的行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但关乎着乘客的出行安全,也关乎到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这样的行业,就允许一个白天上班,下班后再兼职,参加到关乎市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业中来吗?再说了,一个业余时间本该休息之人,却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再去挣钱,这样的人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吗?能保证本职与兼职工作的安全吗?而且,一个本身有工作之人,也许是白领,也许是公务员,本身就有着安稳的经济收入,过着富足的生活。可是,却为了补贴油钱、肉钱、酒钱、房贷,甚至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就可以开着私家车车,也需是公车。拿着手机,驶上街头,与完完全全靠车吃饭的出租车司机来抢夺饭碗,抢夺生存的空间。这合理吗?

    没有了兼职网约车司机,就会影响市民出行。这是哪家的论断?城市交通由公交、地铁等多种行业组成。出租车只是公共交通的补充。而现在把网约车搞得跟只有它成了城市交通的主宰一样。把我们成千上万的公交、地铁、出租车从业人员的贡献置于何地。

    而且,网约车为了培养、拉拢乘客,非法大肆的的低价竞争、送卷,把整个城市交通搞得乱七八糟。公交、地铁、骑电动车的,都被“绑架”到网约车上。严重违反了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的理念。乘客拿着手机,站在路边,苦等十几二十几分钟,只为了享受一些价格的优惠,站在空载出租车旁边,漠视着一辆辆空载出租车驶过,而宁愿烈日下,风雨中,等待着网约车。

    再看看满大街的空出租车吧,看看在各个繁华地区,大量的违法占据道路,等待手机叫单的网约车。看看在路边一边打着电话,一边缓慢行驶影响交通正常通行,而四处张望寻找叫单乘客的网约车。这到底是共享经济,还是浪费资源。

    还有专家说,“网约车数量多少,怎样定价最合理,这些不应由行政手段规定,而应让市场中各方利益主体在良好的市场秩序下,通过博弈共同去实现。”

    那么请问:
    如果网约车数量不限制,任何车辆都可以加入到出租车行业大军中来分享经济。把本该闲置的车辆都吸引到道路上来,一个出租车市场,短短的几年,仅滴滴平台就有网约车司机近1500万人,是全国出租车司机数量的七倍。难道管理部门还不该站出来管理吗?

    让出租车市场通过博弈共同实现,那不成了“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的“深林法则”市场吗?那还要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干嘛?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啥?就是需要他们靠有型的手去维护法律,维持公平,维护市场的经济秩序,使行业正常有序的发展。

    还有位评论员义正言辞的评论说,对网约车要喷上专有标识,就是胡弄,网约车的本质是共享经济,喷上标识,会阻碍一部分司机从事网约车。

    那么请问:开网约车丢人吗?掉份吗?如果一个人从事一个职业,连职业荣誉感都没有,就因为一个职业标签就选择离开,那他还是越早离开,离开的越远越好。而且,网约车是旅馆吗,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吗?网约车没有标示,乘客、市民如何监督、辨别?而且,给网约车贴上标签,也会防止有些人利用公车加入到网约车的现象发生。

    无容置疑,网约车是新生事物,也非常方便市民乘车。但是,互联网就是法外之地吗?新生事物就可以违法吗?方便市民首先要建立在合法之上。摆摊的路边小贩也方便市民,市民下班连车都不用下就可买到所需物品,那是不是也不能取消,也应合法。摩的在现在城市拥堵日益严重之时,更加方便市民出行,那是不是也可以合法运营了。

    网约车的运营模式离不开手机,而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开车时使用手机是违法行为。而网约车进行营运时,全部都是通过司机使用手机来实现,而且,大多司机还都拥有多个软件与多部手机。都是随时随地的在准备着快人一筹的秒杀抢单行动。

    那么请问:这种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运营模式,为什么就没有部门制止与叫停呢?为了一小部分打车人的需求与便利,就可以损害公共的安全权益吗?谁来保护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这种明显的违法行为,为什么所有的管理部门、媒体,都视而不见呢?

    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出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11月1日开始,网约车司机持证上岗才真正的算合法。那么,也就是说,在11月1日之前,所有的网约车都属于在非法运营。可是,又为什么,这种非法运营现在却还是公开、明目张胆的。而且还没有部门去查处呢?

    (2016-09-19)




的哥有啥说啥之四:出租车改革,到底是应该怎么改?

的哥有啥说啥之三:城市出行到底是以什么为主

的哥有啥说啥之二:网约车凭什么就可以享受特殊待遇

的哥有啥说啥之一:地方政府对网约车进行一些限制,就是“架空”新政吗?


顺嘴说交通-搜索郑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