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郑州地名-地名故事
郑州燕庄逸事
    在郑州市金水大道边,许多当年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一座有穆青先生亲笔题写的“毛主席视察燕庄纪念亭”的亭子,依旧傲然挺立在原地。10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使它变得非同寻常。它不仅记载着一代伟人的足迹,也见证了毛泽东主席曾亲自下麦田慰问老农这一难忘的瞬间。

    缅怀--字里行间留有情

    此时的
燕庄,是郑东新区与郑州老市区的接合处,又是重要的入市口。

    在毛主席视察纪念亭前看到,纪念亭东侧10米处立了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公元一九六零年五月十一日下午,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毛泽东在有关领导陪同下,驱车燕庄,体察民情,健步来到麦田,望着长势良好,丰收在望的小麦,面带微笑,向在场的燕庄原党支部书记吴玉山询问,小麦种植、粮食产量、生活情况。领袖关怀之情时时激励着燕庄人奋发图强,报效国家。一九七零年五月十一日,毛主席视察十周年之际,燕庄人在此建亭。是日,各界领导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原亭砖木结构,经30多年风雨侵袭,木柱已严重腐朽。2002年5月,毛主席视察42周年之际,富裕起来的燕庄人,自愿捐款重建。新亭高12.26米,寓意主席12月26日生,宽8.30米,寓意主席寿83岁。下面落款时间是2002年5月11日。

    记者在采访中,一位八旬老人文先生拉着记者,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当年如何远望主席的情景。“毛主席可给俺们燕庄带来好运气了”。当年毛主席来视察燕庄时,文建国正巧在田间干活儿,听说主席来了,远远的就跟主席挥手。“主席走后,俺这儿种麦子都是大丰收,颗粒都比以往的饱满。俺的娃们也都变得争气了,这些年年年接连出大学生,还都是名牌呢。这全都靠主席给我们带来的福气呀。随着城区的扩大,俺这儿也变成了黄金地,前面连着老城区,后面有个郑东新区,都成寸土寸金了”。文建国老人说到此处,不仅开怀大笑,“主席他老人家真是俺们的福星啊”。
回顾 45年前燕庄迎主席

    1960年的燕庄,还是郑州郊区的一个农庄,没有高楼,没有宽阔的街道,只有5月麦香袭人的田野,起伏的麦浪,一眼望去,齐齐整整,令人心旷神怡。5月11日的下午,一个神秘客人的到来,让这片普通的麦田沸腾起来。

    几辆黑色轿车缓缓开来,停在了郑汴公路旁。从整个麦田看上去,轿车停靠的地方是块宝地,站在这里,不仅面前麦田尽收眼底,还便于上、下麦间。

   “啥大人物来了”,在麦田干活的农民们纷纷交头接耳。随着神秘来客身影的渐渐清晰,“主席?是毛主席吗?”原本各就其位的人群骚动起来,大队党支部书记吴玉山从麦田的那一头颠颠地跑过来,如数家珍般向毛主席汇报,他们施了多少肥,浇了多少次水,计划亩产多少斤。笑容慢慢在主席脸上绽开。

    11日那天刚下过一场雨,随行人员担心地里泥泞,不想让主席下到麦田里去,可看到田中那些农民仰慕和期待的目光,毛主席豪爽地挥挥手,对陪同人员说:“我们还是到地里看看吧!”说罢,主席缓慢地走进麦田。

    毛主席这边忙着视察麦田,周边的人也忙得不亦乐乎,拍照的、介绍情况的。看着不断闪烁的镜头,毛主席很认真地说“你们要把镜头对准群众,不要老对准我。要多照群众,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发展----如今“变身”金融中心

    由于年久失修,今天的纪念亭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在近期内我们会对毛主席视察燕庄纪念亭进行修缮,具体事项已经提上日程。”泰辰置业总经理孙中占告诉记者。

    孙总告诉记者,1960年5月11日,那是一个让中原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来到了这里,参观当时的郑州市东郊公社燕庄大队的麦地(就是这片土地)。这块麦地正处于通风口上,前后有金水路和熊耳河呈带状流过,保证了充足的水和阳光,在那三年大旱时期,小麦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从那以后,这里也就成了有名的风水宝地。

    孙总说,45年过去了,在伟大领袖精神的指引下,中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这个区域已俨然成为郑州的城市十字中心、期货金融中心、行政版图中心、高档酒店中心、王座领地中心!这里已成为郑州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国际潮流汇聚的中心!在这块上风上水的土地上,在这块流水潺潺、避风向阳的土地上,我们建起了这座专为世袭名门筑造的豪华建筑聚落。在这块土地上建设的“名门世家”毗邻毛主席纪念亭,上风上水。为了不损坏纪念亭,我们还几次修改施工图纸,从概念上来说,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根植于历史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