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郑州地名-地名故事
郑州书院街和天中书院
    书院街是现在郑州市内的一条古老的街道,是条老街,位于郑州市老城区,西接南大街,平行于北面的东大街。它的名字源于建造在这里的天中书院。

    天中书院是明朝时期建于郑州的一座书院,它就坐落于书院街路北,是当时学子们求学读书的好去处。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这条街还叫做花园门街,当时的郑州知州鲁世任重视教育,提倡学子读书上进。为了给当时的读书人提供一个学习进步的场所,鲁世任就在在街北(今天的三职专校园处)创建了“天中书院”。新建的天中书院有正堂7间,拜厦3间,后殿3间,另有寝房、厨房、大门、二门若干间。书院建成后,郑州当地的文人学子纷纷来这里勤奋读书,切磋学问,以图上进。当时的天中书院,书声琅琅,书香弥漫,据说,当时这里读书的学子经常有数千人之众。天中书院成了当时中原地区的著名书院之一,这条不起眼的小街从此成了郑州读书人聚集之地。

    谁知,明朝末年,战乱不断,天中书院也遭遇劫难,在战火中墙壁倾倒,几乎荒芜。到了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春天,时任郑州知州的张钺开始整修天中书院,但规模不大,只是略微修缮了一下。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年),郑州知州王宪在天中书院的旧址上建了一座南公馆,作为他用,使得天中书院几乎见不到读书人的影子。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王成德任郑州知州,他见当时郑州东大街的东里书院地势低洼,倒塌严重,不易修复,就把东里书院移建到天中书院的旧址。据记载,当时,王成德重建了照壁1座,大门3间,讲堂5间,东西楼房各3间,斋房各5间,还有其他房屋若干间,使天中书院恢复了初期的规模。成为郑州最有影响的高等学府。而这条小街在沉寂了许久之后,又迎回了大批的青年学子和亲切熟悉的琅琅读书声。从此,这条小街的名字也改作了“书院街”。

    书院街的名称由天中书院而来,它们彼此相映生辉,充满浓郁的诗书气息。书院街因天中书院而古雅,天中书院因书院街而美好。如今,书院街也旧貌换新颜,平整洁净的路面代替了以前的坑洼泥泞,高楼大厦代替了以前的破旧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