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郑州地名-地名故事
岗杜街和黄河大堤的渊源
     位于金水区的岗杜街,东起卫生路,西到南阳路,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周围聚集着大大小小的居民区。不过,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很久以前岗杜街就在黄河大堤上,住在那里的人如果想看黄河,只需打开家门就能看到。

   相传很久以前,郑州黄河路与南阳路交叉口一带是时常泛滥的滔滔黄河,岗杜街原是一个黄河大堤的缸垛村,后来黄河水改道,缸垛村就成了荒凉的土岗。直到明朝初年村里才开始有了人烟。据史料记载,明初之时,有陈姓一家十多口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岗上,垦荒屯田,繁衍生息,渐成村庄。陈家老大是窑匠出身,一边种地,一边在岗上建座烧缸的窑,利用岗边的黄泥,烧制水缸,出窑的缸垛在窑边很高很高。

  时光飞逝,随着缸垛村西边成了通往老鸦陈、黄河岸边的必经之地(现南阳路),来往行人都会在缸垛村歇脚。而路人在缸垛村边休息时,都会看到村里垛得很高的水缸,于是,人们就到岗上来买缸。因陈家老大烧制的缸坯薄而绵实,弹之有金玉之声,买缸人就越来越多,缸垛村也因为陈家老大的水缸出了名。缸垛村的名字响亮后,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常将缸垛村的“缸”念成“岗”,“垛”念为“杜”,村民听着比原来的名字好听,也就跟着把“缸垛村”改成了“岗杜村”。

  此后,因卖缸渐渐繁华起来的岗杜村也吸引了他姓之人前来居住,除了此前的陈姓大户外,李姓也开始从东大街迁来。清朝末年以来,岗杜村人口日益增多,居住家户也逐步向南北扩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庄。

  据《郑县志·建置》屯砦中记载岗杜村属长乐区,新中国成立后,归郑州第二区,成立金水区后,岗杜村改为农业公社岗杜大队。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岗杜村东边建起了儿童医院,西边建成了南阳路,北边盖起了市政公司,南边临着大石桥,成了市区的繁华之地。后来随着郑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政府对街道进行整顿时,将岗杜村改为岗杜街,并将岗杜街北边后来形成的街定名为岗杜北街,一直沿用至今天。